淄博兴农网首页>>名优特产
特色产品

周村烧饼历史悠久,以薄、香、酥、脆著称。大约在明朝中叶,周村贾商会集,各种小吃应时而生,一种上贴烘烤胡饼的“胡饼炉”传入周村,饮食店户的师傅采纳焦饼薄香脆的特点,用上贴烘烤胡饼的方法,创造出脍炙人口的大酥烧饼。它形圆而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布满酥孔,被人喻之为白杨树干叶,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饼。烧饼有咸、甜两味,可久藏而不变质。生产厂家为淄博市周村区食品厂。购买指南及价格:市内各大商场均有销售,周村食品厂生产的“周村”牌商标为正宗产品,价格每包2元。

马踏湖白莲藕是马踏湖中特产之冠。全湖有藕田近 4000 亩,白莲藕是春暖后植秧,六七月作藕,这时的藕当地人俗称 " 新藕 " ,它洁白如玉,鲜嫩甜脆。采片荷叶把藕包好,轻捶击碎,拌些白糖,吃起来爽心甜脆。冬季藕完全成熟,这时藕内含淀粉、蛋白高,还有糖、脂肪以及维生素等多种成分,是上等蔬菜。因所开的莲花是白色,故称 " 白莲藕 " 。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就曾食用过湖中的白莲藕。

马踏湖金丝鸭蛋自古以来,马踏胡上鹅鸭成群。金丝鸭蛋已负盛名。鹅鸭平素以湖中的蛤蜊为食,所产鸭蛋品质好,色香味独具特色。腌制蒸熟后,可见蛋青蛋黄相交处,有蛋黄油圈隔,似缕缕金丝绞缠,其味佳美,蛋油香而不腻,肉质砂不噎喉,金丝鸭蛋由此而得名。过去曾是皇家贡品。

博山豆腐箱豆腐箱是博山传统名吃。相传清乾隆帝南巡时,曾“临幸”博山,招待用膳时,上有豆腐箱这道菜,乾隆食后赞不绝口。 制作豆腐箱是,先将到切成六分方丁,寸二长方块,用花生油炸至金黄色捞出,再在豆腐块的一面切开一块皮(一侧不切断,起箱盖作用),挖出内里豆腐,再填上调好的馅料,盖好“箱盖”。馅料有多种多样,有三鲜馅(海米、虾仁、猪肉)、蟹黄馅、鸡肉馅等。一般多用猪肉馅、什锦馅或素馅。猪肉馅制作方法是把海米、木耳用温水泡好,把猪肉、海米、木耳、葱、姜、肉分别切成末,勺内放香油,烧开后投葱、姜、肉煸炒至八成熟,加酱油、海米、木耳、盐炒匀入盘内,加砂仁面或胡椒面拌匀,填入豆腐箱内,盖好盖放入盘内,成塔形,上笼蒸约5分钟取出。另勺放香油,开后加葱、姜、蒜末一煸,烹醋,投木耳、青菜、水笋和酱油、汁汤,汤开后调出粉,汤浓后浇在豆腐箱上即成。

博山酥锅是一种传统的时令、节令菜肴,盛行于冬季和春节期间,传说是清朝初年颜神镇一位叫苏小妹的妇女创始,故菜名“苏锅”。又因此采用醋料较多,以肉鱼骨刺酥烂为主要特征,“苏”“酥”谐音,遂改名为“酥锅菜”。由于酥锅菜用料广泛,食用方面,香酥可口,再加易学好做,以至广为流传,现已传至周村、淄川、张店、 临淄、济南等地。

博山酥锅的原料主要有白菜、藕、海带、冻豆腐、鸡、鸭、肉、鱼、排骨、猪蹄等,须依次分层摆放,调料有醋(使原料酥烂)、糖(中和诸料之味)、黄酒(除腥臊)以及香油、酱油、盐、葱、姜、花椒等。制作时先用急火烧开,然后用文火烧至肉鱼骨刺酥烂为止。离火凉透后,随吃随取。

淄博陶瓷上下八千年,历史的长河滋润了这方沃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恢复和发展陶瓷生产。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集聚"。"集聚",形成整体实力,可以出规模、出人才、出效益、出科技。淄博从原料开采到产品、材料、设备、包装物等制作齐全配套,1984年被国务院定为我国五大陶瓷产地之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吹开了淄博这朵瑰丽的鲜花。淄博人"手握黄泥土,琳琅满神州",走出了一条自己发展陶瓷的路--"科技兴陶瓷",创造了不少"中国陶瓷之最",有的还填补了世界空白。我国第一条烧日用陶瓷的隧道窑,诞生在淄博,从此陶瓷生产由间歇式跃为连续式,给陶瓷生产带来了一场革命。节约能源4倍,何其大的数字?这为一直能源紧缺的我国,是一笔很大的节约,意义重大。 淄博,成为我国陶瓷最大的科研基地,人才济济,硕果累累。大缸滚压成型机的发明成功,使我国陶瓷制缸工人从延续千百年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因此,获得国家创造发明奖。众多精细瓷种的发明,使淄博陶瓷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独树一帜"。"国宴"用瓷,我国党、政、军最高权力机关的最高规格用瓷,"国礼瓷",党和国家领导人家庭用瓷,是我们淄博瓷,何其荣耀。我国陶瓷在国际上取得的第一枚质量金牌、第一枚创造发明金牌均是淄博,为国家增光添彩。

 
 
   
相关内容
 
 
短信推荐淄博兴农网
 
 
1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Bit颜色、Netscape6.0或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
淄博兴农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