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淄博市位于鲁中腹地。东与潍坊市的青州市、临朐县连接,西与济南市的章丘市,北与滨州地区的滨州市、惠民县、博兴县及东营市的广饶县接壤,南和临沂市的蒙阴县、沂水县及泰安市的新泰市相邻,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淄博处于鲁中山地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较为复杂,是一个多山、多丘陵,有平原也有盆地的地区。南部为中低山区,中部为丘陵区,北部为平原区。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形成一个南部为封闭高地,东西两翼迭岩耸立,中部低陷并向北倾伏的箕状盆地,地质上称为“淄博向斜”。全市辖张店、淄川、博山、临淄、周村5区及桓台、高青、沂源3县,20个乡,88个镇,14个街道办事处,3249个村委会。淄博地处鲁中山地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多山、多丘陵,有平原,也有盆地的地区。由于受地质构造的控制,淄博为一个南端为封闭高地,东西两翼迭岩耸立,中部低陷并向北倾伏的箕状盆地。南部为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42%,中部为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29.9%,北部为平原,占全市总面积的28.1%。南部最高点鲁山海拔1108.3米,北部平原最低点海拔仅5米。地势南高北低,落差千余米。
【地质】淄博向斜盆地在地质结构上属华北地台鲁西台北斜鲁中降断区之北缘,为一向斜构造,称“淄博向斜”。基底是22亿年关固结的前震旦纪古老变质岩系,盖层有寒武系、奥陶系、石岩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及第四地层。全市构造特征是,褶皱平缓舒展而不甚发育,除较高一级的淄博向斜外,其它系与淄博向斜相伴生的次级小型褶皱;区内断层构造较为发育,尤以张性正断层为甚,纵横切割。淄博地区岩浆岩分布面广,并具有多期活动特点,主要有:金岭闪长岩杂岩体、昆仑辉长岩体、太河岩体、白云山岩体等。
【山脉】淄博南部为山地。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1座,海拔800-1000 米的中山17座,海拔500-800米的低山300余座。鲁中位于博山区与沂源县交界处,东西走向,主峰海拔1108.3米,为省内第四高山,山体系砂石构成。原山位于博山区境西部,俗称禹王山主峰海拔798米,山势回环,绵亘100余公里,形成博山附近各山岭。岳阳山是博山与淄川的界山,长10余公里,山峰99座,向有99顶岳阳山之说。主峰海拔811米,上有望月台。鹿角山,位于博山东南部,系青石山,远看如鹿角,主峰海拔843米。马鞍山,位于淄川,海拔615.6米,峭崖陡壁。远望似马鞍,故名。1942年,在此发生过著名的马鞍山战斗。毫山,位于沂源县,海拔676米,山体由花岗岩、变质岩、砂岩构成,山势呈南北走向,山峰陡峻。艾山,位于沂源县,有9个山头,又称九顶艾山,主峰海拔551米。周朝鲁国曾在此山附近设艾邑。除南部各高山外,北部平原崛起的铁山,四宝山也颇有名气。
【河流】境内以鲁山为界,向南流沂河及各支流属淮河水系;向北流的淄河、孝妇河等属小清河水系。黄河:境内高青河段西自邹平入境,东至董家集出境,境内河道长53.2公里。河道主槽宽350-600米。滩槽差3-4米,随冲刷、淤积而变。主槽平均高程高于背河地面,个别地点高出3米以上,成为“地上悬河”。
小清河:自邹平县流入境内高青县,于高城镇东南出境入博兴,境内长46.4公里,河宽30米,深3.5米左右,泄洪能力350m3/秒,排涝能力120m3/秒。淄河:古称淄水,发源于鲁山北麓,流经博山区、淄川区,在临淄区白兔丘村北入广铙县。境内长112.
5公里,流域面积993平方公里,河宽自20米至1000米不等。淄河河床自太河水库至辛店段渗漏严重,素有“淄河十八漏之说”。孝妇河:干流始于博山区神头泉群,其上有岳阳河、白杨河两支流。该河自博山向北流经淄川、张店、周村,经邹平县入桓台,穿过马踏湖在博兴县入小清河。境内长108.6公里,流域面积1441.8平方公里。乌河:源于临淄区南部山丘地带,流经桓台县,入博兴。河长50.5公里,河宽20米至50米不等,流域面积为483平方公里。沂河:该河有徐家庄河、大张河、南岩河、高村河4源,其主源是源于沂源县龙子峪村西南小黑山北麓的徐家庄河(长23.5公里),4源相汇田庄水库。沂河主河道由田庄水库流向东南,后入沂水县。境内长84.6公里,流域面积1451平方公里。河床最宽处800米,最窄处百余米。
【湖泊】境内湖泊有3处。马踏湖位于桓台北部,系小清河水系蓄水湖泊,由马踏湖、锦秋湖两部分组成,总面积124.255平方公里,整个湖区南北长13.5公里,东西宽16.5公里。大芦湖位于高青县东北部,东西长约4800米,南北宽约2050主,面积733公顷,平均水深1.2米。艾李湖位于高青县东北部,面积286.6公顷,平均水深1.2米,自80年代始每年从11月至次年4月有天鹅在湖中越冬。
【土壤】全市土壤面积51.74万公顷,共分5个土类。棕壤土类7.04万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13.6%,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肥力不一,适宜油松、赤松、栎等植物生长;褐土土类32.34万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62.5%,主要分布在淄川、博山、沂源等地,为全市主要土壤类型,保水肥能力较强,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砂姜土类3.88万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7.5%,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土层深厚,宜种多种作物;潮土土类8.38万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16.2%,主要分布在高青、桓台县,沂源沿河两岸也有少量分布,易涝;盐土土类0.104万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0.2%,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高青县。
【气候】淄博市处于东部季风暖温带湿润气候区内,特点是四季分明。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2.3-13.1℃之间,7月份为最高,平均气温25.2-26.8℃,1月份为最低,平均气温-2.6-3.9℃。年平均降水量640.5毫米,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全市历年日最大降水量220.9毫米(1979年7月12日出现在沂源),年最大降水量1616.7毫米(1964年出现在沂源)。年平均日照时数2542.6-2832.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180-220天,最短为169天。年平均风速为2.6-3.3米/秒。
【自然灾害】影响淄博市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雷雨、大风、冰雹、霜冻、龙卷风、雷击等,尤以干旱、冰雹、暴雨危害较重。1986—2000年间,全市共出现较大灾害103次,其中旱灾15次,暴雨25次,冰雹32次,霜冻2次,龙卷风7次,台风1次,大风1次,雷击20次。旱灾,近年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达75%。1989年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全市年降水量252.8毫米,为历年的40-46%。1997年6-8月初,全市内出现近年来少见的长时间严重干旱,6-7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83.8毫米,较常年偏少183.4毫米,全市农作物总受旱面积309.45万亩,总经济损失达51978.9万元。1998年11月至1999年5月上旬全市平均降水量仅30.4mm,为1952年以来的最低值。这次春季干旱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给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据各站测定,5月8日,麦田土壤相对湿度最低点出现在博山站,0-10cm土层达到了11%。全市有12座小型水库、170座小塘坝干涸。5.33万公顷小麦受,,重旱面积2万公顷,0.8万公顷基本绝产,其中0.4万公顷枯死。全市小麦因旱减产8万吨。全市1.33万公顷春播作物种延迟。南部山区有0.33万公顷果树因旱不能正常开花或造成落花。全市饮水困难的村庄达165个,影响人口9.8万人,严重缺水人口达3.1万人。暴雨,多发生在夏季。1995年9月2日-3日,博山、沂源南部山区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暴雨,9个乡镇平均降雨越过100毫米,淄河、孝妇河、沂河发生自1966年以来的最大洪峰。1998年7月23日19时至24日凌晨,沂源县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受灾地区:张家坡乡雨量150mm,韩旺乡l00mm,徐家庄乡120mm,岳庄乡70mm。因灾死亡2人,重伤3人,受灾人口21000多人。农田总受灾面积579.3公顷,成灾433.3公顷。冲毁多处塘坝、公路、桥涵、高压线路。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冰雹,多发生在雨季,并伴有雷雨大风。1990年7月9日高青发生百年不遇的冰雹,持续时间达30分钟,风力8级,冰雹最大直径40毫米。1998年4月22日,淄川、博山、周村出现冰雹、雷雨大风灾害,其中淄川、博山灾情较重。4月22日17时10分至20时,淄川区峨庄乡、太河乡遭受暴雨、冰雹袭击,峨庄雨量66.7mm,太河60.3mm,伴有大风,其间先后出现两阵冰雹,峨庄中部11个村较重,冰雹持续30分钟,最大直径50mm。经济损失700余万元。龙卷风,1998年8月4日14时14分至14时34分,桓台县耿桥乡南部、邢家乡东部、起凤镇北部出现龙卷风灾害。共25个村受灾。测站最大风力9级,受灾地区10级以上,测站8月4日降水量48.9mm。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受灾面积1.07万公顷,倒塌房屋750间,损坏供电线路50公里,通讯线路45公里。死亡3人,重伤20人,轻伤30人。伤亡牲畜200余头。倒塌窑厂20处,刮倒电线杆500根,25条线路断电。经济损失8000万元。
【自然资源】一、土地资源。全市土地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其中土壤面积5174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率78.47%。全市农业用地4161平方公里,非农业用地827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95平方公里。在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201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523平方公里,果园面积62平方公里。在总土地面积中,山丘、涝洼、平原、荒滩、水面各占45.2%、13.8%、33.2%、6.7%、1.1%;在土壤面积中,主要有棕壤、褐土、砂姜黑土、潮土、盐土,分别占13.6%、62.5%、7.5%、16.2%、0.2%。二、生物资源。全市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生物615科、3753种。其中微生物151科、618种;植物156科、1645种;动物308科、1490种。极具价值的种类有食用菌30多种,农作物品种218种,木本植物421种,药材值物778种,饲草植物415种,水生动植物102种,畜禽86个品种,野生动物有240多个品种,病虫及天敌资源2165种。三、水资源。水资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降水是水资源的主要补给原。全市年均降水量为528.1毫米,折合资源量31.36亿立方米,水资源补给总量14.11亿立方米。地下水9.96亿立方米。四、矿产资源。淄博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发现矿产53种,己探明储量和开发利用的有22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主要有煤、铁、铝矶土、耐火粘土、石灰岩、陶瓷土、重晶石、石类等矿藏和铝、钴、金、银等多种稀有贵重金属。还有大量的赤泥、煤肝石、粉煤灰等再生资源。许多矿种储量大、分布广、品位高,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其中铝矶土占全省的90%,耐火粘土储量占全省的45.9%,铁矿富矿储量占全省的25%。五、能源资源。淄博市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青油田东西长约6.2公里,南北长约9.3公里,面积58平方公里,共发现7套含油层系,含油断块14个,面积10.5平方公里,储量1469万吨。金家油田面积110平方公里,5个含油层总厚度10~28米,固定含油面积22.7平方公里,埋深200~1100米,储量3171万吨。另外还有高青县的花沟气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