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4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423.6亿元,增长16.0%,其中工业增加值379.3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321.0亿元,增长13.5%。人均GDP为10570元,比上年增长12.3%。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为16.8:47.3:35.9。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6.3亿元,增长9.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3亿元,增长2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86.4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73.7亿元。保险业全年产、寿险保费总收入达到17.5亿元,共支付赔款和给付保险金3.9亿元。2002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7.2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国有及其他投资完成142.7亿元,增长31.2%。基本建设施工项目389个,增加24个,投资额50.7亿元,增长41.4%;更新改造施工项目317个,增加128个,投资额62.6亿元,增长32.6%。全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住宅投资13.9亿元,增长33.7%。全年商品房销售额6.5亿元,下降33%;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4.7万平方米,增加6.3万平方米。
【农业】全年粮食总产260.3万吨,棉花产量2.4万吨,烤烟产量2.8万吨,瓜菜产量1290万吨。2002年全市造林面积14.2千公顷,年末实有林业用地面积294.6千公顷。全市生猪出栏457.9万头,家禽出栏36322万只,肉类总产量104.6万吨,禽蛋产量38万吨,牛羊奶产量17.4万吨。全市水产品产量54.5万吨。全市195万农户实现户户通电,9491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汽车,通电话村数9484个,比重达99.9%;自来水受益村数6245个,比重达65.8%。全年农村用电量31.6亿千瓦小时,化肥施肥量(折纯)49.5万吨。年末耕地面积680.9千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21.6千公顷。
【工业】2002年,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41.9亿元,增长18%;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29.9亿元,下降3.4%;股份合作制工业完成增加值11.5亿元,增长26.8%;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100.1亿元,增长21.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完成增加值43.8亿元,增长29.5%。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34.6亿元、110.3亿元,分别增长15.1%、20.7%。大中型工业完成增加值151.8亿元,增长14.6%。
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2002年 比上年增长(%)
原煤(万吨) 66.66 -6.8
发电量(亿千瓦时) 45.53 1.0
钢材(万吨) 58.40 21.0
水泥(万吨) 387.11 9.3
焦炭(万吨) 11.50 13.7
烧碱(万吨) 10.95 1.0
纯碱(万吨) 100.11 13.7
原油加工量(万吨) 64.15 -5.8
化肥(万吨折纯) 40.64 9.4
合成氨(万吨) 47.22 14.3
农业运输机械(万辆) 66.99 13.4
小型拖拉机(万台) 16.85 -8.4
内燃机(万千瓦) 1073.1 105.7
程控交换机(万线) 1.15 -1.5
合成洗涤剂(万吨) 8.48 2.0
化学纤维(万吨) 9.65 27.7
服装(万件) 10023 29.7
纱(万吨) 14.56 20.6
布(万米) 51270 22.2
印染布(万米) 59467 14.9
原 盐(万吨) 464.54 20.8
卷 烟(万箱) 36.02 -4.3
饮料酒(万吨) 13.38 -24.4
纸浆(万吨) 64.82 88.2
机制纸(万吨) 97.62 41.8
机制纸板(万吨) 34.63 60.5
轮胎外胎(万条) 1387 18.3
塑料制品(万吨) 8.48 5.5
2002年全市工业共实施技术改造项目959项,完成投资122.5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投资73.3亿元,增长20.6%。建成竣工投产项目533项,按设计能力计算,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77亿元,利税28亿元。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5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实现利税82.4亿元,增长23.0%;实现利润40.1亿元,增长28.7%。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1.63%,比上年提高8.7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1.03%,提高0.78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6.71%,提高4.6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06次,加快0.20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92%,提高0.3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3.91%,下降1.2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7272元/人,增长16.6%;产品销售率97.06%,下降0.3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10.3%,下降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53亿元,下降15.2%。产成品存货65.3亿元,增长6%,应收帐款净额94.7亿元,增长1%,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38.3%,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交通邮电】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12.2亿元,其中公路投资11.2亿元。到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476.2公里(不含乡村路669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4.5公里,一级路657.7公里,二级路1778.4公里,三级路1925.6公里,四级路2900.7公里,公路密度达47.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达到5.9万部,其中客车6633部(含出租车3044部),货车21199部。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3689万人,旅客周转量29.4亿人公里;货运量6556万吨,货物周转量37.1亿吨公里;铁路客运量672.5万人,货运量1825万吨;水上货运量38万吨;潍坊港完成吞吐量237万吨;航空客运量25236人。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07亿元,邮政储蓄余额72.32亿元。全部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22.5亿元,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131万户,固定电话用户发展到172万户,电话普及率35.7部/百人。
【商业贸易】200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49亿元。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零售额63.1亿元,增长15.3%,个体经济零售额143.3亿元,增长7.0%,私营经济零售额41.9亿元,增长23.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08.7亿元,增长13.4%;餐饮业零售额32.5亿元,增长17.0%。全年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到1274处,其中消费品市场1216处,生产资料市场58处。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311.2亿元,增长7.6%,其中城市市场增长0.5%,农村市场增长18.1%。200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8.44亿美元,其中进口5.61亿美元,出口12.82亿美元。自营出口6.72亿美元,三资企业出口6.10亿美元。工业制成品出口9.08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0.93亿美元,农副产品出口达到3.74亿美元。按出口国别分,对日本出口5.19亿美元,对美国出口1.46亿美元,对韩国出口1.27亿美元。全市共有487家内资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其中私营企业160家;出口创汇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31家。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全年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220项,合同外资额3.88亿美元,增长13.7%;实际利用外资2.59亿美元,增长54%。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85亿美元,增长52%,外派劳务1703人次。
对外交往和旅游业进一步发展。2002年,全市共接待境外游客30472人次,增长12.5%,创汇872.9万美元,增长5.0%。接待国内游客662.1万人次,旅游收入33亿元,分别增长15.3%和14.1%。
【城建环保】2002年全市共完成城市维护建设总投资约8.8亿元,新增道路面积364万平方米,城市公共绿地704公顷,供热面积57.5万平方米。其中,市区全年完成道路建设总投资1.66亿元,竣工道路总长度11.4公里,总面积28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道25.8公里,城市地下综合管网15.4公里,铺装人行道1.2万平方米。环保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外排化学需氧量控制在7万吨以下,二氧化硫和烟尘分别控制在15万吨和5.7万吨以下;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工业重复利用率为87%,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6%;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7%;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7.6%;城市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按功能区达标,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环境噪声按功能区达到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旅游】
【土特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