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气候条件
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年平均213天,年均降雨量650余毫米,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
四、自然资源
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境内水资源充足,年均降水量90亿立方米,黄河入境水量428亿立方米,地贮藏可利用水3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40立方米。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等。其中,煤的地质储存量294亿吨;石油、天然气储存量非常丰富,业已正式开采利用
五、经济发展状况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在当地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菏泽市经济有了稳定发展。2000年度,全市GDP总值为208.5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50%,第二产业占27%,第三产占23%,GDP人均2473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6亿元,工业总产值208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总产值81亿元。
菏泽是全国著名的农、林、牧、副、渔商品生产基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油料作物、蔬菜、水果、棉花等。其中,粮食作物年产353万吨,油料作物年产51万吨,果蔬年产679万吨,棉花年产19万吨。尤其是当地积极推行“粮食----经济作物----饲养作物”“三元”种植模式,促使特色效益型农业发展迅速,种植总面积达300余万亩;中药材资源共有400多个品种,年产1.5万吨。本地森林覆盖率20%以上,是全国四个平原绿化达标地区之一,林材蓄积量约1300万立方米,尤其桐木加工业已形成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畜牧业是本地又一大优势,鲁西南大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并称“三大国宝”。目前,裘皮、皮革及相关制品、肉食品加工等都具有了规模化生产,对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菏泽工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以电力、机械、纺织、化工、轻工等5大支柱38个行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产品结构有30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本地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产品出口的综合加工基地。主要出口产品有:机电设备、化工制药中间体、皮革裘革制品、肠衣、发制品、地毯、坯布、服装、分割肉、脱水蔬菜、速冻保鲜蔬菜、花卉种苗、木制板材及制品、家具、草柳编制品等,主要输往日、韩、欧、美、澳洲、东南亚、俄罗斯、中东、拉美和非洲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菏泽开发区简介
菏泽开发区位于市区东部,辖岳城、丹阳、佃户屯三个办事处,总面积148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开发区内,重点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对外加工贸易区、农业生态园、医药、食品、轻纺六个工业园区。
(一)完善的基础设施。开发区一期规划20平方公里内,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亿元,基本实现了“五通一平”。海关、商检、卫检、动植物检、铁路公路二类口岸及中国外运山东省公司菏泽集装箱站等涉外服务机构均在开发区内配套运营。区内有电厂、热电厂、电信程控大楼和四家三星级以上宾馆,金融和商业网点分布均匀,为国内外客商和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二)高效的服务体系。开发区管委会,本着“精简、效能、同一”的原则设立了投资管理服务机构,对来区投资企业,实行部门联合办公、限期办理制度,从项目洽谈、审批到开工建设和投产运营,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个口收费制度。同时,采取了五项保证措施:1.成立了“一站式“服务办公室,只要项目进区建,一切手续我们办。2.建立了企业寻访制度,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3.设立了企业投诉专线电话,随时接受企业的投诉和监督。4.建立了企业评议职能部门制度。5.实行了部门承诺服务制度。
目前,菏泽开发区已吸引了日本、葡萄牙、韩国、香港、台湾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共批准内外资项目327个,其中外资49个,内外资项目总投资81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600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