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1
标题2
标题3
标题4
标题5
标题6
标题7
标题8
 
 
山东兴农网首页>>名优特产
特色产品

 







 

 

玉堂酱园  济宁玉堂酱园始创于1680年,创始人是江南姑苏籍人戴玉堂,起初生产江南风味的酱菜,因为不合北方人的口味,生意一度萧条。店主人不改本色出新招,用南方技术生产北方风味酱菜,成了独具一格的兼具南北风味的新产品,从此行销南北,号为“京省驰名”、“味压江南”。
  玉堂酱园产品极多,包瓜、磨茄为高档酱菜。冬菜、合锦、八宝、香干、酱花生仁等种种小菜,花色应有尽有。用优质高梁大曲,加入沉香、檀香、郁金、杞子、寇仁等药料酿成的金波酒,金色明沏、酒香透 脑、醇厚芬芳,有学者考证认为就是《金瓶梅》中所说的“金华(花)酒”。所产酱油、香辣椒油、小磨香油、被誉为“调味之王”。糟鱼、醉蟹、龙缸松花蛋,名扬中外。
  玉堂酱园有两块宝葫芦形旧招牌,一块写“姑苏老店,进京腐乳”,一块写“姑苏老店,五香茶干”,一挂数百年,如今还保存在酱园陈列室里。
济宁“三大怪”  济宁有歌谣:“济宁三大怪,红心萝卜四季卖,蜗牛是好菜,鲜莲蓬争着买。”
  北京人称红心萝卜为“心里美”。济宁人吃红心萝卜成风,因为它清脆、香甜,有消食、化痰、清口、祛火、爽神的功效。当地人常将红心萝卜切丝或切片,用糖醋调了当酒肴。
  济宁有200万亩水面,水中多螺,当地称为“蜗螺牛”。有人捕捞了,煮熟或炒熟,在街头摆摊卖,物美价廉,食客众多。路边小桌旁,三五人围坐,津津有味地挑食蜗螺牛的场面随处可见。
  初秋乍来,湖中、塘中的鲜莲蓬,一车车运进城中,人们纷纷争买,擎在手中,剥来生食,甘中带涩的风味是久住济宁的人终生难忘的。至于它可以补肾养心,那是读了书本才有的知识。

鲁锦  鲁西一带遍织鲁锦而嘉祥尤盛。鲁锦是随纺织而产生的,在嘉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今天嘉祥农村妇女仍保持着土织土纺的传统,土布提花锦花色多达800余种,并且做成服装、领带进入国际市场。

彩印花布  嘉祥彩印花布,盛行于明末清初。它形式多样,多为民间生活用品,如门帘、床围、帐檐和 花包袱等。彩印花布以当地土布为原料,镂刻纸印颜色鲜艳,图案多以龙凤呈祥、牡丹富贵为题材,构图饱满、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现在逐渐被作为艺术品收藏,并且销往美、英、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孔府宴  是当年孔府接待贵宾、袭爵、祭日、生辰、婚丧时特备的高级宴席,是经过数百年不断发展充实逐渐形成的一种独具风味的家宴。孔府宴是吸取了全国各地的烹调技艺而逐渐形成的。数百年来孔府宴不断翻新,留传至今。

孔府糕点  也象孔府宴一样,是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的一种独具风味糕点。特别是明、清两代,孔府糕点要比市面上出售的名点好得多。孔府的糕点讲究现吃现烤,求其色、香、味、形俱佳。

楷雕  是曲阜独有的一种工艺产品,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楷雕的原料是楷树。孔府珍藏的孔子及夫人亓官氏二尊圆雕立像,相传是子贡为孔子守墓时用楷木雕刻而成的。曲阜楷雕的传统产品是手杖和如意。楷木木质坚实而柔韧,有直性无横性,刻制成杖,不会暴折;折枝为杖,天然屈曲,状似龙蛇,古雅可爱。楷木纹细,色呈金黄,刻制的如意,玲珑剔透,如丝不断,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

碑贴  是从碑石上用纸和墨捶拓而成的。曲阜是我国碑贴的主要产地之一。因为这里碑贴资源丰富,存有西汉以来历代碑刻5000余块,是我国石碑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曲阜拓碑的技法很多,但不外乎擦拓和扑拓两种,而且是以扑拓为主,其拓本清细精美,深受人们喜爱。

尼山砚  因其石料取于尼山而得名。清乾隆年间修订的《曲阜县志》载:“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 色黄,可以为砚”,可见尼山石制砚已有悠久的历史了。尼山砚的制作以简朴大方见长。一方砚石,巧用自然,略加点缀,情趣盎然;而且发墨如锉,舔笔如油,拭不损毫。尼山砚的佼佼者为松花砚,石色褐黄,遍布青黑色松花纹,其砚利用料石的自然形状开墨堂墨池,砚额将松花纹剔成浮雕,雅致可爱。


曲阜香稻  色白而略露青头,米质粘细油韧,清香醇口,有“一家煮饭,十里飘香”之誉,又因它是进献皇帝的贡品而名闻遐迩。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1
·相关内容2
·相关内容3
短信推荐【山东兴农网】
 
 
山东兴农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